(1)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制造
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,对巩固实体经济根基,建成现代产业体系,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。2021 年 12 月 28 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(下称《规划》),进一步明确了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目标。《规划》明确提出,发展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,紧扣智能特征,以工艺、装备为核心,以数据为基础;确定了我国制造业“数字化转型、网络化协同、智能化变革”的发展路径,对 2025 年和中长期智能制造发展目标进行了整体设计和部署。到 2025 年,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,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;同时,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,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。《规划》还专门部署了“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”,推动“场景-车间-工厂-供应链”的智能化改造,探索智能制造最佳实践的标准化、模块化、精准化的推广路径。例如,在打造智能车间上,覆盖加工、检测、物流等环节,开展工艺改进和革新,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,强化标准作业、可视管控、精准配送、最优库存,打造一批智能车间,实现生产数据贯通化、制造柔性化和管理智能化。政策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创造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,为高端装备零部件精密加工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。
(2)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发展机遇
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的心脏、国民经济的生命线,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的产业,既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,也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,更是各国产业竞争的制高点,是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、争夺全球产业链最上游的角力场。“十三五”时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、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,工业机器人、高端数控机床、工程机械等重点装备制造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。“十四五”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要素会持续发生变化,从劳动密集到强研发,从国内竞争到进一步拼抢国际市场份额。未来十年,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黄金增长期,包括节能减排、高速铁路、通信设备、智能电网、国防军工、航空工业等等都可能会是未来十年快速增长的产业之一,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正当其时。根据数据显示,2019-2021 年,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从 69,725.96 亿元增长到83,574.10 亿元。从总量规模上看,我国已进入世界装备制造大国行列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
(3)航天工业发展战略助力
航天工业是强国的战略支柱,具备全面自主的航天科技、产品和产业能力,已成为真正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。航天工业具有高科技、高投入、高风险、长周期的特征,是世界强国才能涉足的领域。赢得航天工业领域的竞争,是赢得世界政治、军事和经济竞争的最重要前提和最有力支点。建设航空强国是实现富国强军、建设创新型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。
到 2035 年,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将基本实现。我国明确提出建设国际一流军队的目标,建设一流军队需要一流武器装备支撑,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将加快,军工产业机械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融合发展,而航天力量作为军队中高精尖的代表,有望在航天武器装备上加速上量,国内航天装备市场将迎来机遇期。作为航天制造业的基础领域,航天高端装备零部件亦具备广阔市场。
(4)航空市场下游市场需求旺盛
航空零部件制造下游主机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将直接推动行业发展。根据《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(2021-2040)》预测,未来 20 年中国民航预计接收 50 座级以上客机 9,084 架,价值约 1.4 万亿美元。随着我国军用飞机更新需求的快速提升,民用航空国际转包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国产大飞机、支线飞机适航交付和通用航空的逐步放开,我国航空器及其零部件制造将进入快速成长阶段。